体育动作的形成有四个阶段,依次是泛化阶段阶段,分化阶段,巩固阶段,自动化阶段。我先大概解释一下这四个阶段的意思。
第一:泛化阶段指的是大体的动作形成,讲究是的轮廓和模仿,就像美术中的勾勒事物轮廓。
第二:分化阶段指的是细节的掌握或者是把握,是指单独把某一项动作拿出来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好比美术中颜色的搭配,细节的处理等,像高尔夫中的转髋练习或者是转肩上杆练习都属于分化阶段的一部分。
第三:巩固阶段是指大体轮廓和基本细节都已经掌握,加在一起进行练习,像美术中完成一幅油画一样,从勾勒到添色到修正等,巩固阶段也就是大量重复的阶段,一般巩固阶段也是最考验一个人毅力的时候,一般大家都在巩固阶段徘徊。
第四:自动化阶段,也就是肌肉惯性阶段,好比我们吃饭拿筷子夹菜,已经不用想如何拿,只需看好目标,手自然就去完成一样。也就是动作的最高层次,像职业球员,只需告诉他距离和方向,选好杆看好方向,不用去想任何动作,自然天成。这是巩固阶段后的结果,结果好与坏,看前面三个阶段的情况而定。
对与一个初学者,严格按照这四个阶段执行,我想是不大现实的,一般都是十几节课的时间,完成好这几个阶段的任务是不可能的,当然也要和学员谈清楚,他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这一定要谈清楚,否则十节课都在围绕着分化进行,后面怎么办,他还要着急下场。
还有就是老球手,一些会打球的学生修改动作,他们在常年打球中都有自己的风格,也就是已经形成自动化阶段,如果要改得彻底,那么就要打破平衡,也许短时间内打不着球,这也是冒着很大风险的事情,也要和学生谈清楚,否则大家都会不愉快。还有就是简单的修正,也会起到些作用,但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办法是起不到根本作用的,这也是我回绝很多学生修改动作的原因之一,几次能把十几年的动作修正,我是办不到的。
泛化阶段与分化阶段到底哪个分配时间常一些,这倒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是要看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协调能力。但我觉得还是要有更专业的精神来思考这个问题,大家可以一起探讨一下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