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健身
快速搜索

平时我就是个胖子——负重练习

2015年03月26日

我是做管理咨询工作的,这项工作的性质决定我必然缺少整块儿的时间,一年到头四处走访客户,要大江南北,要长城内外,要飞来飞去,国航飞成金卡,酒店住成了家,飞机餐、宾馆自助餐以及各路宴请餐吃成了家常便饭,这种早出晚归颠沛流离的飞人日子,给我的跑步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时也给我带来极大的效率。

我在飞机上看书,在宾馆的健身房里训练,在每一个能够跑步的城市(还没有发现不能跑步的城市)跑步,而这些零零散散,早起一个小时或者晚睡一个小时,基本上也能保证训练频度,但是强度还不够。

见过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个标准的瘦子,身高170,体重55公斤,据说这等身高体重配置是适合跑马拉松的,我也像小女生相信星座血型一样姑且相信自己就是那个能跑的很快的奇葩,短衣襟小打扮,提手投足无半点绷挂之处,站在路上就能横冲猛跑,一路绝尘……

但我的工作形态却不是这样,我每天出门都要背着我的双肩背包,那里有我必须用到的家用电器,我的标配是一台15寸的笔记本电脑、一台单反相机,一个手机、一个录音笔、两本书,一个笔记本(纸的),附带各种充电器,光这几样就已经有了20斤的分量,于是,我的肩上永远有一副大哑铃,已成常态。我平日里也都把自己当成65公斤选手来看。

因为经常要跑拍,所以臂力练习也是不可少,等地铁、坐公车,把这20斤的书包拎在手里,就是个很好的锻炼器材,何况平日还要带上几瓶水,我的包满负荷可以装到30斤左右,已经是件相当趁手的兵刃了。我现在知道自己为啥那么喜欢背包了,剑客能不喜欢剑吗?

遇到滚梯啥的,我是基本不乘坐的,都是顺台阶跑上去,特别是有些地铁站比如牡丹园,又高又长又直,难得的一次强度训练,怎么好意思乘坐滚梯呢。

于是,有了平日的负重训练,身体各个零件都在习惯着这样的分量与强度,当我卸下背包,就成了身轻如燕的武林高手,大卡车卸下货之后也是可以跑高速的。

上个月去万科总部参观,听老同事讲起了王石爬山的故事,王石爬山训练,因为觉得分量不够,就在包里放个西瓜,坚持一段时间后放弃了,因为西瓜到了山顶大家一定会把它吃掉,王石改在背包里面放大米,大米不会被吃掉,并且遇到大问题还能做最后的应急粮食,效率,都出自点滴的小细节。

路跑的人很少负重训练,越野的人可能还会相对注意一些,毕竟也要背着水袋自助跑,而对于我,大块时间很少,自然要将生活方式与强度训练相结合了,你在工作时间做了力量练习,下了班再跑,就会节约很多时间,时间是个好东西不是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