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有人说做卧推没感觉,常常是胸还没练到手臂先酸了,或者次日胸以外的部位疼。由此想到我自己,一年多以前我做卧推也是惨不忍睹。这两天有点时间,打算把我掌握的一点点卧推技巧跟大家分享一下。先上一张半个月前的照片镇楼
以胸肌为例,解剖学范畴里的胸肌由四大部分组成:胸大肌,胸小肌,肋间外肌和肋间内肌。
肋间外肌位于各肋间隙浅层,起自肋骨下缘,肌纤维斜向前下方,止于下一肋骨上缘,收缩时向上提肋扩大胸廓,以助吸气。
肋间内肌位于各肋间隙深层,肌纤维方向与肋间外肌相反,收缩时使肋下降缩小胸廓,以助呼气。此二者与呼吸相关。
胸大肌位于胸廓前上部,起自锁骨内侧半、胸骨前面及第1~6肋的软骨,肌纤维向外集中,止于肱骨大结节嵴。收缩可使肱骨内收或旋内,上肢固定时可向上提肋,扩大胸廓。
胸小肌位于胸大肌深面,起自第3~5肋骨前面,止于肩胛骨的喙突。收缩时,拉肩胛骨向前下方。肩胛骨固定时可以提肋辅助吸气。
1 肱三头肌借力,特别是推起来的时候。
2 肩部借力,三角肌前束更明显,表现在杠铃推起后肩部离开卧推凳平面,有含胸的趋势。
3 背部借力,这个外观不明显,动作全程背部僵硬。
4 腰部借力,腰各种向上拱,严重时平板卧推拱成下斜,上斜卧推拱成平板。知你者谓你借力,不知你者谓你炫耀JJ。
5 前臂借力 通常与肱三头借力同时出现,杠铃抓的特别紧,手臂僵硬。
由此发现,盲目追求重量其实不切实际,有时候动作比重量更关键,因为只有动作到位,才能做到充分刺激目标肌肉,才有可能持续的加重量。如果要比喻的话,宋代床弩的射程和现在的步枪相当,蒙古骑兵的机动速度甚至能比装甲集团更快,但是最终前者的战力无法与后者相比,这就是技术基础的差距。健身训练中,对动作的理解就是技术基础。
用我的教练照片试着做一下动作解析,绿色为放松,红色为用力区域。
之后就可以开始动作了。杠铃向下放时要注意腰背肩依然放松,肘关节的运动轨迹是先向外打开再向下,至少在你的意念中一定要向外打开,借此拉开胸肌。整个过程尽可能交给胸肌控制,杠铃是按一定速度放下来而不是掉下来。如果控制得好你可以在任意一点停住。这样做等到推起时胸可以获得更大的收缩距离。
我发现绝大多数人卧推手臂几乎是“直上直下”,肘关节的运动轨迹几乎是直线,这种动作说实话没怎么练到胸,三头和肘关节负荷倒是很大,胸肌只有浅层被刺激到,常常没什么感觉就已经疲劳。
杠铃杆触碰到胸后就推起,还是用胸的力量。杠铃不要在最低点停,一碰到底马上推起。停顿容易造成三头等部位借力。推起来后身体姿态要和刚撑起杠铃时完全一致,以后每一个动作都要按照第一个,最标准的那个来完成。
我最早纠正自己动作的时候,60kg推了15下胸疼得要命,但是等到后面加大重量反而没有以前累。常常是练完胸后两三天都有些酸有点疼。
再就是正式组时刻注意肩部放松。当然如果关节有伤不能贪重量,不建议强迫自己冲大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