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很简单。
只要有一双跑鞋、合适的服装,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始一趟美妙的旅程。跑步能增进心肺能力、训练肌力、搭配适合的伸展运动,让你能有健美的身材,更增添自信。
要有良好的运动效果,你应该持之以恒,规律地跑步。把有空的日子定下来,找些让自己想跑步的动机:约三五好友一同慢跑、和伙伴们闲话家常、或跑后享用点心犒赏自己。随着规律的跑步,你的技巧会进步,呼吸会更顺畅,跑步不再是累人的运动,而是放松身心的旅程,你将更期待每次下班后的夜跑。
跑前准备 Preparation
跑前餐
若是下班后要跑步,尽管已经吃过午餐,还是要依个人状况适时吃一点跑前餐,才不会没力气而跑得不尽兴;但也不要太靠近跑步时才吃,或吃得太多,以免消化不良,造成肠胃不适。
跑前餐应选择好消化、不过度精制的碳水化合物。你可以在跑前2小时吃份下午茶,全麦面包配咖啡、贝果配果汁、或便利商店随手可得的御饭团都是不错的选择;若要在跑前1小时才能吃东西,可以选择好消化的水果、冲泡麦片或市售的果冻补给品。
跑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跑鞋在路跑效率与运动伤害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人的脚在运动过程中是会胀大的,所以买鞋时也应该在傍晚试穿,经过一天的活动,此时脚掌会略为胀大些。另外,也别忘了携带跑步习惯穿的袜子试鞋,以下列出几个跑鞋选择要点:
1. 脚的长短:
赤足所量测的脚长,再加上1公分左右就是适合的跑鞋长度,而日规尺寸(JP)便是以鞋长为依据,其所标示的数值即为鞋长。
一般卖鞋的店员会要你穿上跑鞋后脚顶到最前面,看脚后跟是否留有充足空间的方式来评断长短,其实这样并非合适的方法。正确的方式应该要把鞋带绑好,脚正确落在舒适的位置上,再把脚跟抵住鞋底,此时脚的最前端距离鞋尖应该差不多留个1公分,或是差不多一个大拇指的宽度,看每个人的松紧习惯,脚后跟要包覆良好,站起来走几步,看后脚是否会松动。
2. 脚的宽度:
把脚趾动一动,看是否能活动自如,像弹钢琴一般,给前脚掌留下足够的空间,但仍要注意包覆性,不要选到太宽的鞋楦,这样会让脚在跑步时滑动,容易起水泡,磨破皮。
要特别注意的是,亚洲人的脚板通常比较宽,所以穿正常楦头的鞋子常会发生鞋长适合但楦头过窄的情况,不得不选择大半号的尺吋。所以同一款相同尺寸的鞋子,如果有不同的楦头可供选择,应该要每一种都试一试。有些鞋款楦头宽度有标准(D)和较宽(2E、3E、4E)的选择,通常会标在鞋盒或鞋舌上,市售鞋款若无特别注明,一般多为标准楦,购买时要注意一下。
3. 不同厂牌的鞋款:
鞋的尺寸与楦头是选鞋的基本指标,但每家鞋厂的鞋型多少有差异,同一家的不同鞋款往往也不一样,不同厂牌间可能会差到半号或一个楦头,所以不能单以尺寸来认定适不适合,还是要实际穿过才准。
服装
跑步时应穿着透气排汗的衣裤,棉质衣物容易吸汗并留住水份,衣服越跑越重、跑完也容易因衣物湿闷黏腻而不适,甚至受风着凉。除了夏季的短裤、背心、裤裙与冬天的贴身长袖与长裤之外,也有厂商推出具有修饰线条或增进运动效能的紧身服,以及随四季变换、结合流行元素的运动潮流款式,让你跑起来更增添自信。此外,也别忘了准备跑完的防风长裤和风衣,以免流汗吹风而感冒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