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的乒乓球世界杯团体赛,记者从秩序册上发现,在参赛的近200位队员中,超过1/4强有着中国血统。有媒体援引伦敦奥运会期间《印度时报》的文章称:中国人(含华人和华裔选手)之所以在乒乓项目上表现出色,是由基因决定的!
国乒强大由基因决定?
“这的确是个有趣的命题”,美国队的吴炫宁笑着说,“在美国,玩乒乓球的并不只是华裔或者亚裔,但水平高的的确华裔更多。我觉得是和氛围有关。”
美国队邢延华则表示,一般中国家庭对于乒乓球的感情都比较深,而且家庭成员大多会打上几板子,所以在美国的华裔少年比一般的美国少年接触到乒乓球的机会更多一些。“但也不是有了中国血统就一定能打好乒乓球,我不迷信天分。”邢延华说。
这个搞笑的话题在刘国梁心里有更高的高度:“这也说明乒乓球运动需要更加普及,让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才行。
跨国合作是乒坛奇异秀
而在昨天,世界杯比赛期间还传出一个重磅消息———男乒将在4月份的韩国公开赛,以中国选手与外国选手搭档的这一全新方式,来参加男双的角逐。
在4月3日至7日举行的韩国公开赛上,几位中国男乒主力将分别与韩国、法国选手搭档。其中,张继科与徐贤德搭档,王皓配对郑荣实,马龙与李廷佑携手,马琳和赵彦来并肩,闫安则搭档韩国选手金珉锡,许昕则与法国新星马特内搭档。
国乒这一举措,也让海外媒体一片赞誉。看惯了国乒无敌的球迷们,也许能够换种心态,图个新鲜。
李娇赞跨国合作参赛
帮助荷兰队在两场单打比赛中夺取2分,分别击败美国队邢延华与茱迪的老将李娇,对刘国梁“跨国合作”的做法非常赞同:“刘导的想法非常好,我们中国实在是太强了,各个国家之间需要交流和沟通,只有这样,才能让乒乓球运动传播在世界各个角落。”
李娇向记者透露,目前,乒乓球在荷兰发展得很好,荷兰也非常重视在青少年中普及。“毕竟,欧洲乒乓球发展就有这样的问题,好的运动员就出现一拨,很容易就断了梯队建设,青黄不接。”李娇说,“目前,荷兰每个乡镇都有乒乓球俱乐部,应该说,乒乓球已经非常普及了。”
(本报记者王巍广州报道)
刘国梁:"跨国组合"显我们助力乒乓球国际推广诚意
新华网广州3月30日体育专电(记者张寒)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刘国梁30日就他提出的在国际赛事上跨协会配双打的方案进行了解释,称韩国公开赛上和韩国乒协合作只是一个开端,未来希望“跨国组合”的搭配不局限于亚洲,真正实现像网球赛事中那样的运动员自愿、自由配对。
根据国际乒联官方网站公布的名单,4月初的韩国公开赛,中国男乒将有五名选手与韩国选手配对男双,分别是张继科和徐贤德、王皓和郑荣植、马龙和李廷祐、马琳和赵彦来、闫安和金珉锡,而年轻的直板名将许昕将与法国新秀马特内搭档。
刘国梁在当日团体世界杯半决赛的赛后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韩国公开赛的这个安排表明,中国乒协试图通过与其他乒协的选手配对双打来实现技术层面上的沟通、学习,是很有诚意的。
“这个方案是我们的第一次尝试,不是说我们的‘跨国组合’意向只限于亚洲,”他说,“之前我们也和波尔(德国)、庄智渊(中华台北)沟通过,他们个人非常想和中国选手配对,但因为德国队不参加韩国公开赛等原因,最终没能实现。”
刘国梁称,这次“尝试”是中国乒协向国际乒联其他成员协会发出的热情邀请,是出于为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贡献力量的美好愿望。“今天我们和日本队的这场半决赛就打出了悬念,未来如果能出现欧亚对抗的局面就会更好了,”刘国梁说,“对手压着我们打,我们当然很难受,但我们总是胜利,其实也难受。如果我们和外国选手配对双打,取得的成绩就不是我们一方球员的功劳,是双方球员一板一板打出来的,那这个成绩也会鼓舞那些和我们配对的球员。”
他回忆起20年前蔡振华带领中国男乒走出低谷的过程,称以双打为突破口的策略曾使中国男乒看到了打翻身仗的希望,“我们这次以双打为突破口,也是希望能以中国队以前的经历作为范例,让和我们合作的其他协会得到启示;如果他们能在双打的配合中取得成绩、尝到甜头,也许就能像当年的中国队一样引起重视、加大投入,”刘国梁说。
“另外,如果世乒赛允许跨国配对,国际乒联也就没有理由再坚持每个协会只能有三对选手参加双打的限制,”他补充说,“我们会在巴黎世乒赛期间的国际乒联大会上提出提案,希望能引起国际乒联的真正重视,最终实现像网球那样球员自由配对;现在是协会牵线给球员们配双打,希望未来可以实现运动员自愿、自发,双向选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