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车在我眼中,是适合那些身材细瘦高挑的人骑的。然而,爱骑公路车的不光有这些“完美”人士。大多数业余骑车的,都只是凭着对自行车的爱好而骑车的。多数人没有完美的身材比例。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强或弱。是让车迁就自己的身体完全不顾公路车的美感。还是通过一些策略让公路车既保持公路车的美,而同时又不让身体太受罪呢?我当然选择后者。
选车子,自然要先选车架了。而确定车架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身高了。本人只有165所以选公路车很难。但是相信我,大多数人都低估了自己。使劲的在那里寻找小、更小的架子。其实当身体适应后,往往你并不需要那么小的车架。等效水平上管50-52,应该是可以让多数个子不高的骑手合用了。至于车架要不要压缩的,那纯属个人喜好了。以会不会硌蛋来选实在是没什么必要 。
首先是把力的选择。尽量不要选择过短的把力。其中的“潜规则”是以10cm为“美”的最后底线。依照本人经验,8cm长度所达成的外观也算可以接受吧 ?用长点的把力,通过选择天平座杆和小弯把来解决身体过趴的问题。总原则是让身体在自己许可的范围内尽量的伸展开,不要一味迁就自己。不迁就的意思就是说要多骑,多感受,不要一难受点就放弃某个设定值。用天平坐杆就不要再把座位推到头了;用了小弯把就不要再配超短把力了。那样的确会让公路车面目全非。如果真的调整到这种地步,只能忍痛和弯把公路车说拜拜了。
再来是弯把,其实你选定较长的把力的时候就决定了你只能选小弯把了。所谓小弯把,是台湾论坛上的说法。就是指从把横到安装刹把位置距离小,上把到下把距离小,弯把末端也较后伸的车把。这种形式的车把,是非常好的一种设计,不光小个子合用。我个人认为他更好的利用上了手变头,让握手变头做为骑车时的主要握把位置,非常利于刹车及把位的变化。矮个的问题主要就是够刹车累,所以手总是握在把横处,当然,这也是非要用超短把力的主因。用小弯把还有另一个考量。上坡摇车时,如果把力过短,大腿用可能碰到上把位。而用小弯把就既可以缩小刹车到座位的距离,又不会让大腿在摇车时碰到上把位。很烦人的是,这种弯把的平价版本非常少,淘宝上也只有几家在卖而已。
再来说胖对把力的影响。大龄男难免有点小肚子,胖点的大龄男就怕是有个棉花肚了。这就需要调整座位与把力的高度差啦。这里也有“潜规则”,高度差为零是最后的底线。这可以通过正反装把力(假定角度向上为正),及增减腕足上边的垫圈来解决。个人觉得在达到同样的高度差情况下,反装把力+垫圈在外观上优于正装。其实我觉得0度最好。可惜没有平价货卖。难!身材不大众,选什么都难!
坐杆的选择,都说后飘的好看。可是配着后飘坐管,座子却只能拼命往前挤的话,我看不如不飘。再来座高的调节也是容易误会多的地方。一是刚玩车时,多半过低。到玩一阵后,多半会过高。其实真的需要那么高的车座吗?这个不多说了,比较好调整的。
矮个配车的确会让公路车外观差很多,但是注意各部件搭配选择后,还是可以让车子看起来顺眼些。但是记住。当骑行适体度和美观发生冲突时,美观绝对是次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