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健身
快速搜索

夏季警惕乙脑流行

2015年07月08日

近一段时间以来,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都相继出现了乙型脑炎感染病例,其中也有死亡病例。现在,已进入了乙脑的高发季节。

夏季警惕乙脑流行

乙脑是世界上流行广、危害人群健康最严重的一种虫媒病毒性疾病,也是我国夏秋季流行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年发病人数2.5万,病死率5%—15%,老年患者病死率甚至可高达50%—70%,病残率在30%左右。随着近年来大范围的疫苗接种以及防治措施的进步,发病率、病残率和病死率均有所下降。

■乙脑发病经过三个阶段

解放军302医院传染病专家姜素椿教授说,乙脑病毒感染通常在动物间传播和流行,自然界约有60多种动物可感染乙脑病毒。一次自然流行过后,猪的感染率达100%,马、驴为94%,牛92%,狗66%,鸭、鹅、各种鸟类均可感染。往往人间流行前2—4周,先在动物间流行,大量蚊虫受感染而威胁人群。自然界多种动物均可作为传染源,但猪是乙脑最主要传染源。蚊虫是乙脑主要传播媒介,也是本病长期储存宿主之一。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儿童更容易得,有的老人免疫力低易染乙脑,而且可能病情较重,具有一定危险。

姜教授说,乙脑发病通常经历三个阶段:1.初热期。指发病至高峰阶段(第1—3天),多以急性起病,1-2天内体温高达39摄氏度,常伴头痛、恶心、呕吐,并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如嗜睡或昏睡。儿童此期可有腹痛、腹泻或上呼吸道症状。极重型病人起病时即出现高热、频繁抽搐、深度昏迷而进入极期。2.极期。指体温达高峰持续不退阶段(第4—10天),发热在39-40摄氏度以上,且持续1至2周,平均7—10天。剧烈头痛,可出现惊厥、昏迷,严重者呼吸衰竭或休克。老年患者还可出现循环衰竭,严重危及生命。多数病人从第10—12天开始,进入恢复期。3.恢复期。指极期过后体温降至或接近正常阶段。部分病人需1—3个月以上。多表现为低热、多汗等,不发生肺炎等并发症,但可留下五官、肢体功能及神经意识功能障碍,到半年不恢复,就成后遗症,有聋、哑、跛,甚至部分肢体瘫痪。

■乙脑潜伏期一般为14天

姜教授说,乙脑的流行具有以下特点:1.季节性。除热带地区一年四季散在发生外,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有严格的季节性,绝大多数病例集中在7、8、9月份,约占全年发病数的80%—90%,其原因主要是蚊虫繁殖及活动特性。华中地区流行高峰在7—8月份,华南提早一个月,华北推迟一个月。2.散在性。因隐性感染多,临床发病者少,所以呈散在性分布。3.年龄结构变化。本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近年来儿童与成人之比几乎为1:1,而且老年人发病数逐年增多,个别地区已占发病总数30%—50%。这可能与儿童普遍预防接种和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抗体水平自然衰竭有关。

乙脑的潜伏期为4—21天,一般为14天。感染乙脑以后,症状轻重不一。轻者仅出现一般呼吸道或呈一过性发热。重者表现高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惊厥、意识障碍甚至呼吸衰竭等。

■少数易感人群应重视预防乙脑

姜教授强调说,对乙脑要特别强调预防为主,做到无病早防,一旦得了病,就要及早住院治疗,减少死亡率及致残率。预防乙脑的关键是抓好灭蚊防蚊、疫苗注射及动物宿主的管理。

1.灭蚊和防蚊。家庭防蚊主要采用蚊帐、蚊香、驱蚊剂等。

2.预防接种。儿童以及新由非疫区到疫区的人要及时注射乙脑疫苗,乙脑预防工作者和未接种的老年人也应注射,但中枢神经有损伤、嗜酒者、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要当心不良反应。

3.控制动物宿主。猪是乙脑主要扩散宿主。做好对猪、马等大牲畜管理,改善猪、马圈等环境卫生和灭蚊工作。争取对猪、马等牲畜进行乙脑减毒活疫苗预防接种,降低动物圈带毒率,从而保护易感人群。

姜教授认为,乙脑的病原、传染途径均已清楚,一般不会暴发流行,但是,少数易感人群还应重视预防,特别是在7—10月进入疫区的旅游者,更应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预防,以防被传染。


相关阅读